星期五, 11月 25, 2005

馬克‧格蘭諾維特與《矽谷的社會性網絡》

小容一直想要推薦兩本書給對社會性網絡(Social Networks) 感興趣的朋友看。一本是《矽谷優勢:創新與創業精神的棲息地》(The Silicon Valley Edge: a habita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另一本是《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and Action) ,介紹兩個教授給大家認識,一個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另一個是林南(Nan Lin)

這個介紹性文章共分為四段,大家可以點擊最下面的鏈接看全文!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和「矽谷社會網絡」SiVNAP研究項目組
·馬克‧格蘭諾維特和"弱鏈接"的故事
‧ 矽谷的社會性網絡
‧ 中國大陸的社會文化背景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和「矽谷社會網絡」SiVNAP研究項目組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是斯坦福大學社會系瓊‧巴特勒‧福特(Joan Butler Ford)教授。曾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斯德哥爾摩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在社會學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文章,論述社會網絡、不平等與經濟社會學,現為斯坦福大學Bechtel創新計劃「矽谷社會網絡」項目負責人。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2000年和瑪格麗特‧韓柯克(Marguerite Gong Hancock)、黃浩秋(Hokyu Hwang)、埃米利奧‧卡斯蒂拉(Emilio J.Castilla)和艾琳‧格蘭諾維特(Ellen Granovetter)等人一起搞了個調查研究:「矽谷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後來這個研究報告被編入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矽谷優勢:創新與創業精神的棲息地》(The Silicon Valley Edge)。

各位可以去豆瓣看看這本書,看看去那裡買看比較划算;)這裡還有那個研究報告的英文版可以下載。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的最新著作:

2005. Forthcom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這裡是馬克‧格蘭諾維特所負責的「矽谷社會網絡」SiVNAP研究項目組(Silicon Valley Networks Analysis Project)的主頁.

在這個項目組的網站裡除了Social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的研究報告以外,還有其他的相關性報告,同時還有很多研究資源,比如進行社會性網絡SNS的節點分析的軟件!


‧馬克‧格蘭諾維特和弱鏈接的故事

馬克‧格蘭諾維特在大陸為人所知大抵是因為「弱鏈接」的關係,尤其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引爆流行》(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在其中引用了關於馬克‧格蘭諾維特的調查研究故事以後,他在社會大眾中的知名度與日俱增,而在2003年開始Social Networks的創業浪潮開始興起以後,「弱鏈接的威力」更是SNS創業者們的口頭禪。

《引爆流行》裡面這樣介紹馬克‧格蘭諾維特和他的弱鏈接的故事:

社會學家馬克‧的作品中有一個反映聯繫員發揮作用的精彩例子。在他的1974年的優秀研究作品《找到一份工作》中,格蘭諾維特採訪了波士頓郊區幾百名職業工作者的技術工作者,詳細瞭解了他們的就業經歷。他發現有56%的受採訪者都是通過個人關係來謀得工作的。另外18.8%的人是利用正規渠道——招聘廣告、獵頭公司——找到工作的,大約20%的被採訪者是自己直接去申請求職的。最好的牽線辦法是通過個人關係,這一點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格蘭諾維特爾感到意外的是,他發現這些人利用的個人關係大多數屬於『微弱關係』。那些利用個人關係找工作的人中,只有16.7%與自己的求助者(如果此人是自己的好友)「經常」來往,有55.6%的人只不過是「偶爾」見到求助者。還有28%的人「很少」見到幫自己牽線的人。而且,通過朋友介紹通常都找不到工作,一般都是靠有一二面之交的人找到了新工作。

這是為什麼?格蘭諾維特認為,要想瞭解新工作的有關情況,或者有關工作的新信息或新想法,「微弱關係」總是比牢固關係發揮的作用更大。畢竟,朋友與你自己所瞭解的情況差不多。……而另一方面,相識,顧名思義,與你的生活圈子就大不一樣了。他們很可能知道一些你不瞭解的情況。為了捕捉這一明顯矛盾說法的準確含義,格蘭諾維特生造了一個精闢的短語:弱鏈接的威力。簡而言之,相識人數的多少代表一個人的社交能力,相識越多,你的社交能力就越強。

這個故事另外一個更為專業的版本在林南寫的《社會資本》這本書裡,林南在回顧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歷史的時候,介紹了這個故事:

社會網絡分析對地位獲得的貢獻,可以追溯到格蘭諾維特所進行的開創性研究(Granovetter,1974),他訪談了馬薩諸塞洲牛頓市(Newton, Massachusetts)的282名男性專業和管理人員。數據顯示,那些使用人際關係渠道的人似乎得到了更滿意、更好的(如高薪)的工作。在這個經驗研究的基礎之上,格蘭諾維特又回顧了關於找工作的研究,於1973年提出了信息流動的網絡理論。弱關係強度假設指出,弱關係往往把個體與其他社會圈子連接起來形成橋樑,從中得到的信息是不可能在自己的圈子裡獲得的,這些信息對個體是有用的。

(表面上看,這個假設只是很早就為人所知的強關係假設的顛倒,強關係在那些共享相似的特徵和生活方式的人當中形成,也即有名的同質原則或似我假設(Like-me hypothesis)(Homans,1950;Lazarsfeld和Merton,1954;Laumann,1966;Lin,1982)。弱關係強度觀點的貢獻在於,它挑戰了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強關係或同質原則所具有的屬性:強關係促進了群體團結,具有社會性價值。格蘭諾維特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弱關係,提醒我們,弱關係促進了對不同的和新的信息的獲取,也是有社會價值的。)

然而,格蘭諾維特從來沒有指出,對弱關係的接觸或者從弱關係(而不是強關係)中獲得幫助,會導致人們獲得更高的工作地位(Granovetter,1995,p.148)。

‧矽谷的社會性網絡

馬克‧格蘭諾維特在他主持的研究項目報告裡〈矽谷社會關係網絡〉裡將「社會關係網絡」定義為「由社會關係或某一特殊類型的鏈接聯繫起來的一些節點和行為者(個人和組織)。兩個行為者之間的鏈或關係既有緊密程度也有具體內容。內容可能包括信息、建議或友誼,共同利益或成員資格,通常還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在矽谷像在其他地方一樣,鏈的信任程度是關鍵。社會關係網絡的兩個方面影響信任。一是「關係的」——必須利用這一鏈的特定歷史,它能使行為者之間相互依賴。二是「結構的」——某些網絡結構比其他網絡結構更容易使人們建立信任關係和避免不當行為。例如,具有多方聯繫的緊密關係網更易把一個人的聲譽好壞的信息傳播開來。」

這個報告全面的描述了矽谷網絡的形成與演化。尤其是他們詳細論述了本來處於矽谷產業活動之外,卻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個人如何與「圈內人」合作並有時也變成了「圈內人」。最為突出的是團體有教育家、風險投資家、律師、獵頭、工程師和產業/市政協會及行業團體。金融、商業、教育和政治制度不僅同信息技術公司有聯繫,而且在這個地區中,它們相互之間也有聯繫,因為產業不會憑空產生和存在,必須在一個獨特的體制背景下產生。這些環境的不同,較好地解釋了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僅通過照搬公司的特點來複製矽谷的無數嘗試鮮有成功的可能性。

這個報告最開始綜述分析了經濟中的社會關係網絡,從勞動力市場、權力和影響、創新知識交流等幾個方面分析了社會關係網絡的作用,而後重點分析了社會關係網絡的思想和方法是如何對矽谷產業地區的主要機構如教育、產業、金融和法律活動產生作用。作者將歷史研究和專門的網絡分析程序技術結合起來,從1957年的肖克利公司的八叛客派生出仙童半導體公司,再從仙童半導體公司到英特爾的歷史逐一研究,用MAGE計算機圖像程序的動態三維圖像來探討和評估工程師、發明者和企業家的社會關係網絡結構,合成的圖像表現了行為者及其鏈條的社會網絡。他們用這種分析方法和計算工具,繪製了半導體產業、風險資本公司和中介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等)的「產業家譜」。

中國大陸的社會文化背景

小容看完這個報告的感覺是,矽谷的社會關係網絡有它自己獨特的歷史傳統和社區文化,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起來的,也不可以隨便模仿。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想要在當地克隆矽谷,發展當地的創新經濟,雖然政府出了很多的推動政策,也投資很多建立良好的基礎設施,最終還是做了一個四不像出來。

在中國,發展社會性關係網絡的情況更為特殊一些,由於文化傳統的影響,通常民眾對參與公共事務,建立民間協會、興趣社團等中間層組織等缺乏興趣,民眾個體對公眾的信任,依血緣關係而排序,血緣關係近的,信任度最高,血緣關係遠的,信任度最差。也正是這種文化傳統,導致民眾在公德和私德之間,以私德為重,所以對公共秩序的遵守,國人向來是最差的。關於這一點,小容的朋友溫德誠在他的新書《精細化管理》(未出版前的名字叫「農耕文化與精細化管理」)裡面有更為深入的剖析和探討。

同樣,林南先生也在他的《社會資本》裡面談到了「弱關係在中國社會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是另一種情況。」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背景下,很難想像民眾會對「社會資本」有清晰的認識,並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搭建的社會性網絡交流網站,自覺地遵守整個網絡的規則,積極地交換有效用的「內容」——「信息、建議或友誼,共同利益或成員資格,通常還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至於技術是否會反過來改變這種傳統,我們尚未可知,或許這是下一步的社會性網絡研究人員重點探討的話題。網絡構建的虛擬社會,會對我們的社會文化造成影響嗎?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如何影響?影響的作用外化地表現出來會在何時?......

無論如何,有時候我感覺第1代的基於FOAF模式的SNS網站在面對網絡新手的時候,似乎很難向他們解釋FOAF以及背後的社會資本對個人生涯成長的意義。而一些網絡老手,就用Blog來互相交流,同時保持密切的聯繫。而借助更多的新型SNS的,一個開放的Social Networks將會形成,這個沒有明確邊界的SNS才會是孵化新社會文化的溫床。(只是我希望主流的輿論渠道多關注這些變化,而不是一味的以娛樂化的視角來看待網絡。)

小容
http://www.Swordi.com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